



柑皮则是市面上入药陈皮的主流原料,例如新会茶枝柑、温州蜜柑、四会柑、浙江柑等,但不同的柑皮陈化出的功效和价格存在较大差异。橙皮与陈皮除了在普通话的读音较为相似外,陈皮可以算是橙的“孙子辈”,因为橙与橘的“爱情结晶”,就诞生了陈皮的主流原料——柑。




清《药性切用》则首次将新会陈皮独立于陈皮和广陈皮记载,往后多本药典如《本经逢原》、《广州府志》、《药物出产辨》均将出产地新会与陈皮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



据《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的对比分析》结果显示,由新会茶枝柑成熟果皮所制的新会陈皮,其挥发油所含的γ-松油烯含量比其他地区陈皮高出了2倍[1]。《陈皮广陈皮及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综合利用研究概况》则指出,相较其他地区的陈皮,茶枝柑( 新会陈皮) 中的多甲氧基黄酮含量更丰富[2]。因此,各位一定要擦亮眼睛,分辨清楚新会陈皮、陈皮、柑橘皮的区别哦!

未经炮制与陈化的柑橘皮仍是果皮,含挥发油较多,直接食用容易刺激肠胃,进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。另外,柑橘皮表面可能附着有农药或保鲜剂,一般的水洗不一定能将这些有害物质去除干净。因此,不建议直接用柑橘皮泡茶或泡酒等[3]。

[1]周欣,黄庆华,廖素媚,莫云燕,陈思,《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的对比分析》[A],广东药学院药物分析系(1673—4610 ( 2009 ) 04—0043—03)
[2]李皓翔,梅全喜,赵志敏,杨得坡,宋 叶,郑依玲,《陈皮广陈皮及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综合利用研究概况》,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,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,中山大学药学院(1008-0805( 2019) 06-1460-04)
[3]中山发布